通用连接(可自由配置)
对话框包含新连接的参数。
自动生成路径 |
“连接路径” 是根据“配置程序集” 、“消耗程序集” 和“生产程序集” 的值自动生成的。 |
用户自定义路径 |
“连接路径” 在相应的输入字段中手动指定。 |
用符号名称定义的路径 |
路径由符号名称指定。 要求:设备必须支持符号连接路径。 |
连接路径 |
连接路径用于寻址适配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,这些对象提供输入数据并接收输出和配置数据。 要求:连接路径设置为“用户自定义路径” 。 |
象征性名称 |
使用 ANSI 字符串代替正常连接路径。有关允许使用的 ANSI 字符串,请参见相应 EtherNet/IP 适配器的手册。 要求:连接路径设置为“由符号名称定义的路径” 。 |
触发器类型 |
|
运输类型 |
详细内容可参阅规范 CIP 第 1 卷和第 2 卷。 |
RPI (ms) |
(请求数据包时间间隔) 传输应用程序请求向目标应用程序传输数据的时间间隔长度(毫秒)。该值必须是总线周期任务的倍数。 |
超时倍数 |
如果设备发生故障,在设备状态切换为 "错误 "之前会有一个时间延迟(RPI * 超时乘数)。 |
预定义连接(EDS 文件)
使用此选项可从 EDS 文件中使用现有连接。可更改的数据在 EDS 文件中定义。
O-->T 大小(字节) |
从扫描仪到适配器的数据量 |
代理配置大小(字节) |
代理配置数据的大小 |
目标配置大小(字节) |
适配器配置数据的大小 |
连接类型 |
|
连接优先级 |
两个扫描仪对一个适配器使用不同的优先级可能会导致冲突。调整连接优先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 |
固定/可变 |
有关参数的详细信息,请参见规格书 CIP 第 1 卷和第 2 卷。 |
传输格式 |
|
抑制时间(毫秒) |
|
心跳倍增器 |
要求:“传输格式” 是“心跳” 。 延长扫描仪向适配器发送心跳信息的时间间隔。该值乘以“RPI” 值。 示例:“RPI” = 10ms 和“心跳倍增器” = 10 会导致每 100ms 发送一条信息。 |
T-->O 大小(字节) |
请参阅“扫描仪到目标” 的说明。 |
连接类型 |
|
连接优先级 |
|
固定/可变 |
|
传输格式 |
|
抑制时间(毫秒) |